6月28日至30日,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熊亮、语言教研室副教授卫勤,前往道孚县开展科研教研工作,进行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对接,开展了科研教研项目预定任务,为党员和青年进行了学术讲座。

熊亮、卫勤走访了共青团道孚县委、道孚县总工会、道孚县妇联、道孚中学、道孚县城关第一完全小学、道孚县城关第二完全小学、道孚县革命文物陈列馆,调研了中小学师生、青年志愿者和文旅从业人员的语用情况,和相关单位沟通了需求对接,就暑期开展“格桑花开,‘语’你同行”推普实践活动和计划在暑期开展的科研教研调研工作的具体事项进行了前期准备。

熊亮以《红脉相承 青春共进:新时代党建带团建实践路径》为题进行了学术讲座,他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青团关系、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青团关系的逻辑主题和新时代党建带团建的实践路径三个方面,从政治逻辑、组织逻辑、实践逻辑三重关系阐释了党建带团建“一中心、两平台、三举措、四机制”的实践原则,讲明了同心同向肩负时代责任任务目标。
卫勤以《格桑花开,心语相连:语言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高校青年成长实践》为题进行了理论宣讲,她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义入手,结合“破茧成蝶:从羞涩到绽放的青春之旅”“青锋筑梦:烈日下的青春光彩熠熠”“心语相通: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三个故事,生动地阐释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号召广大青年携手并肩、砥砺前行,绘就民族团结的最美画卷。

本次科研教研活动,是四川省社科联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康巴文化社科普及基地系列活动”、四川省铸牢基地项目“地方民族高校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与探索”、甘孜州社科联项目“数字赋能甘孜州普通话教育模式研究”、校级重点教改项目““格桑花开,‘语’你同行”:基于一流课程建设和社会实践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和校级思政精品项目“以语润心,培根铸魂:“格桑花开,‘语’你同行”推普实践育人体系探索与构建”的阶段性工作,是国家民委教改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高校师范专业《普通话》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普通话》《中国现当代文学》《秘书礼仪与形体训练》和校级科研项目“地方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研究”的持续建设工作,是文学院探索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今年暑假,以上项目团队成员还将继续围绕项目任务目标,前往道孚县开展各项工作。(文:熊 亮 /图:共青团道孚县委 /审核:高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