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文学院开展以“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本次活动由文学院、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康巴文化社科普及基地主办,“格桑花开,‘语’你同行”实践团、文学院青鸟志愿队承办,通过“趣味活动+学术讲座”的模式,推广和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法规和相关理论知识,为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注入新活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趣味活动环节,吸引各民族大学生踊跃参与。易错字词朗读、绕口令闯关区里,挑战者们在笑声与欢呼中纠正发音;飞花令、成语接龙现场,紧张刺激的倒计时中,挑战者们快速接龙,展现扎实的语言功底;爱国主题对诗区,一句句标准洪亮的普通话,传递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热爱。整场活动讨论声、欢笑声、朗读声交织,在沉浸式体验中让政策法规和理论知识深入人心。








学术讲座环节,特邀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蔡夏博士作专题讲座。蔡夏博士以《多语言生态中的田野调查——傈颇语描写与推普新视角》为主题,详细讲解了其基于云南禄劝懂刀村三年田野调查的研究成果,系统阐释了傈僳语19个元音、37个辅音及独特的“绕音”现象,并通过实验语音学手段对比普通话语音体系,创新性提出“语言描写+科学分析”的双路径推普模式。蔡夏博士指出,该研究不仅丰富了傈颇语群的微观研究,更为多语言地区推普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文学院语言教研室副教授、实践团指导老师卫勤强调:“蔡夏博士的研究科学论证了推普与语言多样性保护的协同关系,为多语言地区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这种基于田野调查和科学分析的推普模式,真正做到了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兼备。文学院未来将持续深化语言推广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将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与培训课程,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普及。实践团也要继续以青春力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推普工作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实桥梁。”

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开展,立足校园、辐射社会,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与扎实的学术研究,探索了推普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到更多实践路径,在奋进新征程中书写了生动的推普实践篇章。

(图、文/“格桑花开,‘语’你同行”实践团宣传组 审核/熊亮)